第(2/3)页 打扫战场,清理废墟,修复重建…安置众多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当地民众,最重要是要修建机场和一些军事设施。 这方面繁琐的工作全都压在了孟烦了身上,把这家伙累得不要不要的,天天在指挥部大倒苦水。 以前都是实行军管模式,用军队那一套管理地方,在战争期间没有办法,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,一旦进入和平时期,该怎么处理地方政务就让人头疼了。 让那些老兄弟打仗还行,落实到民生建设这方面基本都不是那块料,地方行政的这类人才太缺乏了。 廖铭禹也是没办法,只好先将阿译从后方调过来,配合孟烦了处理这一堆事务。 如今的阿译在作战部队历练许久,已然可以独当一面,后来新军成立又把他调到了黑河基地,负责新兵整训和根据地建设工作,也算是干得兢兢业业。 不管怎么说两人的文化教育程度都很高,配合之下完全能够胜任这些基础的政务工作。 仰光作为海滨重镇,有一座修建于1852年的深水港虽然说是一座内河港口,不过南距安达曼海莫塔马湾只有24海里,泊位吃水达到了十米,涨潮时更深,万吨巨轮也能近港停靠。 日军来了之后又加强了港口建设,增加了好几个泊位,码头线也加宽加长,就连朝云级轻巡洋舰也能靠港。 船厂船坞选在了仰光河右岸,正好和仰光港隔江相望,与城镇相邻,交通和补给都比较方便。 除此之外还要挑选一个分基地的位置,这样才能辐射四周,从基地内部生产必要资源,同时也能加强防御。 分基地准备建在仰光西面60公里外的323高地上,那里也叫达贡山,周围有山脉做屏障,与仰光城区也不算远。 系统还在该区域检测出石油与天然气,分布较为集中,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位置。 分基地由于选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,几天的时间便已经悄然完成了建造。但船厂毕竟离城区太近,建筑初步成型状态太过科幻,最好还是掩人耳目一些,避免不必要的麻烦。 第(2/3)页